[新聞] 史上頭遭!雙北自來水黃又髒竟是凍壞了 at Gossiping
熱度資訊
由 72f762b371 發佈分享連結1.媒體來源: 蘋果日報 2.記者署名: 郭美瑜 3.完整新聞標題: 史上頭遭!雙北自來水黃又髒竟是凍壞了 水質翻攪帶出底泥 4.完整新聞內文: 近來北部地區頻現攝氏10度以下低溫,飲用水也受到波及? 有民眾向蘋果新聞網投訴,新北市中永和飲用水已經黃兩天了, 「喝水跟小孩洗澡水都黃的,好噁心啊!」 負責供應雙北地區自來水的台北自來水處今(1/14)午坦言,供水有狀況,推測原因可能是低溫導致水面與底層溫度不同,水溫於攝氏4度時自來水密度取大水質發生翻攪現象,帶出底層的底泥,導致水質變為泥水而輸出,計有台北市部分區域及新北市中和、永和、新店等地區受影響,目前已採緊急措施因應。 北水處表示,這是北水處史上首次出現低溫翻攪現象。詳細情形將於今天下午2時由北市副市長蔡炳坤率台北自來水事業處、翡翠水庫管理局、環境保護局、衞生局、市立聯合醫院等局處官員對外說明。 根據教育部「教育百科」網站資料顯示,湖泊或水庫水因受氣溫影響,上、下層水溫不同影響水的密度,湖水會分成三層,表層水的密度較小,稱「表水層」(epilimnion)。往下密度漸大,中間層水溫驟變,稱為「變溫層」(thermocline)。底層密度最大,水溫變化較小,稱「深水層」(hypolimnion)。因水的密度在攝氏4度最大,所以寒帶與溫帶地區,湖水常成正、逆列兩種分層方式。正列分層,氣溫在4℃以上時,表水層溫度較水層溫度為高,此常在夏季出現;逆列分層,氣溫在攝氏4度以下時,表水層溫度較深水層為低,常發生在冬季。於春、秋二季,氣溫由冷變熱 或由熱變冷,湖水密度產生變化發生翻攪(over turn)的情形。 教育百科指出,在亞熱帶的台灣,春夏秋三季氣溫大都高於20℃,較深之水庫常形成正列分層現象,冬季時氣溫降低,表水層溫度降低,小於中底層水溫,而產生水庫水翻攪的情形。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10114/BBNRIAXZYNBSLGMYS6F5KQAWNY/ 6.備註: 北水處是阿北的呦 阿北政績加一!! --
網友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7.40.1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10604128.A.A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