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台灣房價21年來漲1.6倍 央行副總裁陳南 at Gossiping
熱度資訊
由 5448c9c351 發佈分享連結台灣房價21年來漲1.6倍 央行副總裁陳南光:漲幅只比這兩國低 蘋果日報 央行副總裁陳南光投稿銀行家雜誌指出,自2000年起台灣房價漲幅僅比紐西蘭與瑞典低, 與加拿大相當,至2021年第3季台灣房價漲幅已達262%,累計實質漲幅超過160%。而低利 率是造成房價上漲主因之一,他認為利率與總體審慎政策並用因應房價波動,相對於單一 政策,可達成更佳的金融與總體經濟的穩定效果。 根據過去統計發現利率上升1%,對房價的平均影響高達約6.5%。陳南光個人意見認為,央 行應檢視是否已有效運用自身所有可能的政策工具,不應以「房價居高,非單一部會所能 解決」為由,將因應房價上漲的責任,要其他部會「分享」,應盡早進行政策評估,必要 時及時採取行動。 陳南光強調,單獨使用總體審慎政策,在抑制房價上漲與金融穩定上的效果並未如預期有 效,不應在沒有深入的政策研究之前,便完全排除利率在金融穩定的角色,尤其是在長期 處在低利率或寬鬆貨幣環境下。 為因應房價波動,面臨各種不同政策工具的權衡取捨,應追求最適的政策組合。貨幣政策 與總體審慎政策並用因應房價波動,應可更有效兼顧金融穩定與減緩總體經濟的波動。 有人認為「房價不是央行的重點,央行關注的是金融穩定」,陳南光在文中點出,央行在 因應房價波動的角色上,有更清楚的定位。 房價是金融循環的主要組成部分,房價的變動對金融穩定應更加關鍵。房價持續上漲不僅 會威脅金融穩定,也可能導致資源誤置以致降低總要素生產力(TFP),以及加劇財富分 配惡化,對於金融、總體經濟與社會的穩定具有不容忽視的破壞力。 其次,低利率與高房價之間的關聯以及其因果關係,經過非常大量的實證研究,已經得到 確立。寬鬆貨幣政策(低利率)是造成房價上漲的主因之一。 央行穩定房價大幅波動有兩項正當性:(1)降低寬鬆貨幣政策造成房價上漲對於金融穩定 的威脅,履行促進金融穩定的法定職責;(2)負起相對應的責任,扭轉寬鬆貨幣政策造成 房價上漲對於生產力與財富分配的負面效應。 討論央行穩定房價的政策工具時,為因應房價波動,面臨各種不同政策工具的權衡取捨, 應追求最適的政策組合,不應隨意完全排除利率的功能。 Williams 2016年採用17國1870年至2013年的跨國年資料,發現利率上升1%,對於房價的 平均影響高達約6.5%。不同的研究(跨國以及美國資料)估計利率上升1%,對於房價的影 響均相當顯著,而且大部分的結果遠比對於GDP的影響大許多。利率對房價的影響約為對 GDP影響3~6倍,中位數落在4倍左右。 台灣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是推升房價上漲的主因之一,那麼過去以來台灣房價的漲幅到底 算不算高呢?可用以下幾個指標來檢視。首先,一個常用的指標是房價負擔能力(包括房 價所得比與房貸負擔率)。台灣的房價所得比與房貸負擔率長期走高,從2002年第1季分 別是4.5倍與24%,到2021年第2季分別達9.1倍與36%,房價負擔能力呈現明顯惡化趨勢。 除此之外,也可檢視房價的累計漲幅,顯示台灣與一些國家房價的歷史走勢。各國房價均 以該國CPI平減,成為實質房價。若以2000年第1季作為基期100%,2021年第3季台灣房價 已達262%,累計實質漲幅超過160%。 跟其他國家相比,這期間台灣房價的累計漲幅只比近期房價急速飆升的紐西蘭與瑞典低, 與加拿大相當,但高於大部分我們所能蒐集到的國家(約20餘國),比如最近漲幅很大的 南韓、美國、以色列、丹麥等。相較於台灣,南韓與美國的20年實質房價累計漲幅僅分別 為45%與64%。(林巧雁/台北報導) https://reurl.cc/yQZ3ky ********** 「央行副總裁陳南光投稿銀行家雜誌指出,自2000年起台灣房價漲幅僅比紐西蘭與瑞典低 ,與加拿大相當,至2021年第3季台灣房價漲幅已達262%,累計實質漲幅超過160%」 "至2021年第3季台灣房價漲幅已達262%" 搭配這幾天囤房稅消息 "囤房稅"修法暫不推! https://youtu.be/rHH0lpHcmnQ還有去年12月 減輕首購負擔 銀行端40年房貸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5972632 感覺未來趨勢也已經很明顯了,這應該不是暗示,而是明示 未來的房價..........(囤房稅、40年房貸夠明顯了吧) --
網友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69.130.80 (臺灣) ※ 文章網址: 2">※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69.130.8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41268025.A.A91.html